北大状元心理探秘

 

  你想了解高考状元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吗?他们学习的秘密是什么?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就从状元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吗?他们学习的秘密是什么?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就从王极盛教授的研究成果谈起。

  据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非常关注去年44名省级高考状元同时考取北大一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谈话和标准化心理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中的32人做了跟踪调查,其中,谈话涉及高考状元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家庭教育、方式、考试心态、如何看待班主任的作用等方面;标准化的心理问卷涉及学生的智力、情绪、意志、兴趣、个性、人际关系、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共170个小项。

  谈到高考夺魁的经验,心理素质是关键。北就部分高三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测评结果中,平均得分是3.67(满分5分),而我们调查的32名状元们的心理素质综合测评分都在4分以上。其实高考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及其应用能力的检查和对心理素质的检查。考试心态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只有在放松的心态下,才会爆发灵感,超常发挥。分析状元们的高考心态,一个共同点是基本都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把平常考试当作高考,把高考当作平时考试。他们走上考场时,情绪稳定,心情激动、高兴,而不是紧张,心中充满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的感想。

  要知道比智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状元们的经验之谈。每一位高考状元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而且无一例外的都很重视自学。比如,学数学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概念搞清,不要盲目去做题,同一类型的题做几道找出规律即可。他们认为应适当做一些题,但不要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题,如奥林匹克竞赛题,做不出来,反而会受心理挫折;也不要做太简单的题,那样事倍功半。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书报杂志,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作文水平很有邦助。学英语要大声朗读,英语语感十分重要,没有语言交流的机会,大声朗读可以增强语感,提高口语能力。

  谁说女子不如男,自信是女状元胜负的关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男女之间智力水平总体上差别不大。人们总说“学数学女孩子不行,数学家有几个是女性?”其实问题并不在于能力不行,而是信心不足,状态不佳,全是心理作用。如果总觉得自己不行,就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予以充分的组合、更新。

  民主的家教,宽松的师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在对北京市900多名学生进行长教育子女问题的调查中发现,30%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过分保护;30%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干涉;7%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只有30%的家长属于温暖理解型的,能和孩子融洽相处。而我们调查的这32名状元的家长都是属于温暖理解型的!这些状元的家长在学习上从不给他们下硬指标,要考多少多少分,而是说只要尽力就行了。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发展。当然,有时父母对孩子也给予适当的指导,但这种指导是理性的。培养出高考状元,他们的老师自然功不可没,这些老师都被学生称作是自己的朋友,因为他们是以宽松的方式去管理学生,强调给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百分之百努力,百分之百发挥自已的水平,老师做的是学生心态的工作。

  当记者和王教授谈及社会上有人认为,10年以后这些状元将“平庸”下来,甚至有的发展和成就可能还不如其他非状元大学生时,王教授表示不能这样看。他对这些状元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10年、20年以后,他们仍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为他发现,这些状元们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和创新意识。从心理创造测试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确实是优秀的,有前途的。

  高考状元们的成功,是素质教育的成果。这些状元们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和创新意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此,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会提高,提高素质并不意味着降低学习成绩。我们所讲的快乐教育,不是说只管学生快不快乐,不顾学生成绩好坏,这样的素质教育不但家长不能接受,老师也不能接受。这是把素质教育和提高成绩割裂开来了。我们要培养的是智商情商双高的优秀学生。

 

相关文章: